新聞詳情
從MRO視角解碼我國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發表時間:2018-01-03 00:00 2017年02月15日,民航局全文發布了《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全行業發展的主要工作和思路,為我國民航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規劃重點提出了五大發展任務:確保航空持續安全,構建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務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務水平,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在民航產業鏈中,機務維修是保障飛行安全的基石,是航空保障服務能力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十三五時期,我國機務維修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客改貨方面 民航發展十三五規劃特別提出了關于航空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大力推動我國航空貨運業的健康發展。意見指出,要鼓勵航空物流業做大做強,完善航空貨運發展政策體系,積極發展航空快遞業,不斷提升專業化水平,鼓勵傳統航空貨運企業通過運營合作,聯合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方式,實現規模化,網絡化,專業化發展。 隨著我國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航空貨運地位逐步提升,航空物流快遞業迎來歷史發展機遇,以順豐為代表的一批物流運營商積極組建航空機隊,2月24日,順豐控股通過股權置換的方式借殼登陸深交所,公開資料顯示,順豐在未來三年,貨機規模將由目前的37架擴充至50架。此外,在合理配置機隊方面,十三五規劃提出鼓勵航空公司增加寬體機,貨機,支線飛機。可以預見,我國航空貨運快遞業的蓬勃發展,必將拉動貨機改裝及維護市場的需求,值得我國MRO企業關注。 二、客艙加改裝方面 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市場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到2020年,航空運輸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旅客周轉比重達到28%,旅客運輸量7.2億人次,年均增長10.4%。新常態下,國民經濟將保持中高速發展,為我國民航運輸業提供持續有力支撐,消費結構升級帶來出入境旅游持續升溫,人們對航空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航空旅客需求多樣化將推動航空公司從“軟硬”兩方面不斷改進創新。其中客艙設施的安全性,差異化的舒適性與娛樂性,成為航空公司吸引旅客,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這將為客艙加改裝業務開辟出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對機務維修企業而言,通過不斷提升改裝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適應并滿足客戶需要,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那些越是能夠緊貼客戶(航空公司)需求,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建設,抓住機遇,提前布局的MRO企業,越能夠獲得市場先機,贏得競爭優勢。 三、針對存量和增量機場的維修能力布局 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構建國家綜合機場體系,充分發揮網絡效應,為民航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將續建機場30個,新建機場44個,改擴建機場139個,遷建機場19個,在十三五末期完善東北,華北,西北,中南,華東,西南六大機場群,新增布局一批運輸機場,運輸機場總數達到260個左右。特別是建設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相適的三大世界知名機場群,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機場是維修作業的載體,數量有限,資源稀缺,規劃中指出的建設目標,為我國從事航線維修服務的MRO企業指出了發展方向,我國機場網絡,航線網絡的不斷發展完善,將為航線維修市場創造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02月27日,北汽集團下屬的北京通航公司與法荷航集團旗下法荷航維修工程公司在北京合資成立了航線維修公司,一方面表明北汽集團強勢進軍高端航空服務業;另一方面是世界航空巨頭——法荷航集團看好中國航空市場的良好發展機遇,積極擴展在華維修業務布局。可以看出,隨著我國機場建設的不斷推進,各路資本已紛紛涌動,搶占先機。因此,我國MRO企業應密切結合機場布局和航線規劃,順勢而為,積極占領資源高地,布局未來的航線維修版圖,從而更好的應對挑戰。 四、全壽命維修和數字化維修 在全面提升行業創新能力方面,十三五規劃指出,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研發,實施一批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示范項目。將在航空器全壽維修和數字化維修方面加強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形成突破,建設一批民航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飛機的全壽命維修和數字化維修是行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創新能力不足是當前制約我國民航維修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飛機維修能力與水平是實現民航強國戰略的重要指標,機務維修企業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關注并研究全壽命維修和數字化維修,充分利用政策優勢,通過科技創新手段,加強能力建設,提高運營效率,提升產品競爭力。 五、C919國產大飛機的維修戰略布局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全面實施適航攻關,提升型號審定能力,對C919飛機的適航審定提出了要求。C919飛機作為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預計2017年上半年實現首飛,將為商業化應用邁入實質性的一步。據中國商飛預測,C919的市場空間有望超過1000億美元(約合6500億元),除了自身巨大的市場價值外,還將拉動金屬材料、冶金加工、數控機床等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戰略意義重大。對飛機維修業而言,盡早介入與有關方面的戰略合作,對奠定和提升維修工程能力地位,占據未來新機型維修市場地位具有實際意義。在國產飛機維修領域中,山東太古走在了前列。2015年08月山太便與商飛客服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02月,雙方進一步簽署了ARJ21飛機維修能力建設合作協議,2017年02月,山太完成ARJ21飛機的全球首次定檢項目,并與商飛客服公司聯合組建民用飛機維修工程中心。隨著國產大飛機實現藍天夢,其維修市場的爭奪戰也將順勢引爆,未來的景象如何,值得當下的MRO企業思考。 綜上所述,“十三五”是我國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邁進的關鍵階段,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民航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機務維修是民航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航空運輸業的繁榮發展而不斷壯大,我國飛機維修企業應順勢而為,抓住行業發展機遇,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形成先進、可靠、經濟的技術保障服務體系,為實現民航強國發揮應有的作用,努力打造出世界民航維修業的“中國品牌”。 |